2023年10月20日
近年来,主要受疫情影响,电子商务和在线交易出现了爆炸性增长,越来越多消费者转向在线渠道进行购物。随之而来的不止有电子商务的繁荣,还有欺诈策略的升级。
2021年联邦贸易委员会(US FTC)报告的消费者欺诈报告比2020年增加了惊人的70%。欺诈造成的损失高达58亿美元,冒名顶替和网上购物诈骗位居欺诈手段榜首。这一情况令人担忧,企业也意识到需要强化自身欺诈预防能力,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的良好声誉,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客户的资产信息安全,提升客户信任度。
面对欺诈威胁,没有行业可以独善其身,尤其是在线银行、电子商务平台和在线业务。只要企业在运营,就会成为潜在的欺诈活动受害者。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概述欺诈风险管理的四大基本原则及其与业务战略集成的意义。
欺诈风险管理是一个细致的过程,企业可以借此识别、厘清并处理内部和外部的欺诈风险。这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程序支撑,以检测并阻止潜在欺诈活动,防范信息盗窃、支付欺诈、账户接管等等,避免损失。
1.欺诈风险管理
欺诈风险管理需要具备定义良好的规则、最佳实践和流程,构成欺诈风险管理工作的支柱。一个透明、易理解的管理策略不仅可以壮大风险管理团队,还可以保护企业自身的系统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财产信息安全。
欺诈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
提高利益相关者(客户和用户)的欺诈意识;
确保全部规则、指导、最佳实践和流程清晰且保质地落实;
持续监控所有平台上的欺诈风险,尤其注意存在跨多个渠道操作的情况。
即时更新欺诈检测和预防技术。
为调查和处理欺诈事件制定清晰工作安排。
为了保证欺诈管理成效,在做好规划的同时也需要做好全方位的记录。欺诈风险管理团队需熟练掌握标准程序,确保在必要时可提供详细报告。
2.欺诈风险评估
欺诈风险评估指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潜在影响对风险进行分类。风险管理团队可基此创建一个风险象限,为每种风险类型和级别选择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策略:
识别最大风险: 通过回顾分析欺诈历史,可以确定企业内部最常见的欺诈类型,着重关注系统脆弱点。
排查现有系统: 当现有系统下,登陆错误次数及可疑交易量增加时,表明系统出现问题,企业可以安排专家对系统进行测试与改进。
实时关注风险和漏洞: 除了确认已知威胁外,欺诈风险管理团队还需调查出潜在风险并进行定期监控,从而提高风险预测和响应时间的准确性。
随时了解欺诈趋势: 积极参与行业内对话,了解欺诈新趋势以及其他公司的应对经验,从而为长期增强用户体验提供帮助。
3.欺诈预防
在建立了一个健壮的欺诈风险管理框架并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之后,下一步是实施,这就需要先进的软硬件支持,做好欺诈预防工作。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欺诈活动,进一步变革了欺诈预防工作。在加入这股洪流前,企业更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探索传统方法,如手动审查、标准设置、规则引擎和新的检测工具,才能更好地把握大局。
尖端技术在欺诈预防工作中提供大量支持的核心重点就是异常检测。企业使用专业工具跟踪、识别异常的用户行为,不仅可以检测欺诈行为,而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数据,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4.风险监测
在全面的欺诈预防计划规划好,逐步落实后,持续的风险监测至关重要。企业可选择是人工手动监视还是自动监视。
手动监控: 采用这种方法,企业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团队来审查、报告突发事件,同时为避免人员疲惫出现误报,可采用交叉检查策略。手动监控可促进协作,让团队逐例设计出简化的解决方案。
自动监控: 这种情况下,会由自动化系统执行预先设定的风险标准和决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在完成设置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企业仍需安排专业人员不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定期审查系统内的标准和风险政策设定,实时确认其有效性,作出及时调整。
不论企业规模如何,欺诈风险都存在。采用有效的欺诈风险管理计划不仅可以保护企业自身利益,还可为企业客户和用户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企业领导人如果遵循这四大基本原则,就可以构建起强大的欺诈预防框架,制定完善的执行计划,让团队做好欺诈风险管理,保护企业系统。相信在这种规划下,企业可以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更好发展。